加拿大多伦多将上演“欢乐春节”海外新年戏曲晚会******
中新网多伦多1月16日电 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主办的2023年“欢乐春节”海外新年戏曲晚会将于1月29日大年初八在大多伦多地区列治文山市举行。
该晚会将分五大板块。一是“祥云贺岁”,由协助参演的体现京剧元素的舞蹈、武术渲染新春佳节欢乐祥和的氛围,京剧《天女散花》则将烘托出过大年唱大戏、看大戏的主题;二是“梨园初啼”,“小梨园”少儿班的孩子们将表演不同流派的名家名段;三是“戏曲荟萃”,多伦多当地的票友们将以京剧和豫剧串唱同一戏曲人物,越剧与粤剧的同行也将联袂演出;四是“梅花绽放”,旦角班学员们将表演不同流派名家名段;五是“国粹传承”,中国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花脸裘派传人、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名誉会长杨燕毅将率学员们同台上演经典名段。
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会长张燕燕近日对媒体表示,为促进加中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特别是为戏曲艺术交流提供平台,该协会自2015年创立以来每年都在春秋两季举办京剧专场演出,并在新春之际举办新年戏曲晚会,亦参与其他文化机构的演出活动。该协会不仅面向多伦多当地社区推广宣传中国戏曲国粹,且广邀海内外戏曲名家与当地票友联袂在加拿大多地巡回演出。过去三年虽处疫情期间,协会京剧培训班师生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携手海内外戏曲名家名票,共同打造越洋云端演出,成效突出。
高原古城闹社火:击鼓奏乐,且耍且歌****** 中新网西宁1月31日电 题:高原古城闹社火:击鼓奏乐,且耍且歌 作者潘雨洁 来到中国4年多,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王东第一次觉得春节如此“刺激好玩儿”:在两个师傅搀扶下,他颤颤巍巍站上70厘米的高跷,小心翼翼地向前迈步。“站在上面(高跷)身体很难保持平衡,但感觉非常有意思。”他说。 一旁,18岁的韩启旺脸涂油彩,正麻利地将双脚用红绸绑在2.8米的高跷上。“凌晨两点就起床化妆,”他说。虽同样是“首秀”,他却选了最高的木跷,从小生活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总南村的他信心十足:“社火年年耍,不用专门学。” 图为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的高跷表演。 马铭言 摄“他的扮相是‘杨五郎’,”村民介绍:“今天表演的是《杨门虎将》金沙滩赴宴片段。”据了解,当地高跷队扮演的角色众多,既有孙悟空、白素贞等妇孺皆知的民间形象,亦有一身正气的包拯、保家卫国的杨家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等英雄人物。 连日来,青海省东部多市县正组织大型社火表演。社火源于民间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最早自汉代传入青海,及至明清时期,随大规模汉人迁移,在该省东部的黄河上游河湟地区,“正月里闹社火”的规模愈发壮大,至今仍是重要年俗之一。 图为留学生王东体验社火表演。 马铭言 摄正午时分击鼓奏乐,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的村民们围拢起来,“龙头老大”带领十人统一踩着鼓点,长龙上下翻腾,或仰头直上,或蜷头曲尾。紧接着,耍狮子、踩高跷、老秧歌、藏舞等表演陆续登场,引得观众连连叫好。村墙、台阶上人头攒动,挤在最前面的孩子手里拿着冰糖葫芦和热气腾腾的卤煮,附近临时支起的小吃摊前也排起队。 “过去,村民们跳秧歌时没有现在的绫罗绸缎,就把自己干活时穿的羊皮短袄翻穿,戴着毡帽、拿着小棍敲敲打打。”总南村村民韩国琦已年过花甲,但儿时赶社火的热闹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老人们喜欢的耍狮子、高跷、旱船等,都是来自南方、中原的传统表演,村里的年轻姑娘们则喜欢穿着鲜艳的藏服跳藏舞。”在韩国琦看来,河湟社火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融合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 14岁的韩晓兰从小喜欢耍枪弄剑,今天,她第一次将练习了三年的招式表演给台下的长辈和同学。 “这些年,村里的社火不仅观看人数多,而且家家户户都会参与,演员年龄小至五六岁,大至七十多岁。”在韩国琦看来,村民们对古老传统的热情有增无减,反而更加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 据悉,当地社火一般在正月初六到初八间拉开帷幕,期间,由几百位村民自发组成的社火队,在大街小巷环绕游走,挨家挨户访问民众、送上祝福;同时组织集中表演,白天夜晚击鼓起舞,且耍且歌,直到正月十六晚结束。(完)
|